作者: 市政交通青年团青 发布日期:2024-07-17
“仓阁”是在首钢老工业区复兴和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大背景下所做的旧建筑改造项目,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于2015年11月开始设计,2018年7月竣工,项目所在的首钢北区不仅仅具备石景山、永定河等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非常壮观的工业遗存。改造前此处原本是一个炼铁厂,改造后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员工倒班公寓。
项目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来废弃和预备拆除的工业建筑及其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将新结构见缝插针地植入其中并叠加数层,以容纳未来的使用功能:下部的大跨度厂房——“仓”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上部的客房层——“阁”漂浮在厂房之上。被保留的“仓”与叠加其上的“阁”并置,从而形成强烈的新旧对比。
2015年年底,团队开始项目改造的设计工作,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需要文保专家对老厂区里的工业遗存进行历史价值的辨认和评估,并进行分级。
“仓阁”所在的老厂房一共有4座工业建筑,即高炉空压机站、返矿仓、低压配电室、N3-18转运站,当时这4座建筑因为没有纳入保护范围,几乎成为废墟。
为了给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员工提供倒班公寓,项目甲方原计划将老厂房全部拆除。但占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而且要求建筑高度不能超过24米,要有250间以上的客房,团队通过计算,这几乎没办法实现。后来,团队对这些老厂房做深入调研,逐渐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例如,在没有CAD(电脑辅助设计)的年代,老工程师一笔一划画出来的手绘图纸、充满沧桑感的破旧厂房、凹凸不平的厚重红墙、内部高大的厂房空间、比柱子还粗壮的混凝土空压机机组以及返矿仓中的金属料斗都让设计人员感动不已,不禁思考,到底是推倒重建还是改造利用?
经过讨论,团队当时形成一个共识:一个成功的工业区改造,应该是让后人还可以辨认出当年工业设计的一个工艺流程,无论老厂房多么不起眼,它们都曾是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保留下来固然可能会损失一些客房数量,但是体现了对工业遗产的尊重和历史记忆的延续,并且为冬奥会设施长远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幸运的是,团队的这一理念最终打动了甲方,他们在修改的任务书中决定保留这些老建筑。在确定了“保”的理念后,团队开始思考怎么样延续这段历史。团队决定,要保留原建筑的基本格局、保留有历史感的外立面、保留有特色的厂房内部空间,甚至还要保留真实的工业构架。
考虑到这一个项目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它的建设强度比一般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大,所以团队采用了垂直叠加跟水平连接的空间整合策略。在垂直方向,最大限度保留原来的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将新结构见缝插针地植入其中并叠加数层,以容纳未来的使用功能;在平面上,则把原来四个厂房做水平连接,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有采光中庭,南北区之间有天井,在周边布置客房,改造后的首钢工舍别名叫“仓阁”,下面大跨度的老厂房是“仓”,作为酒店的公共活动场所,上面的客房层是“阁”,“漂浮”在老厂房上面。通过科学的“保旧建新”,使新旧之间形成一个共生和穿插关系,而且新与旧在体量和材质色彩上也形成了强烈对比,新建筑“漂浮”在老建筑上面,使人们能轻易辨认出新旧关系。
在改造过程中,团队先对老厂房的结构可以进行全面检测和鉴定,然后由专业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对那些已无法利用的部分进行拆除,最后植入新的结构体系。例如,在北区新加了钢结构,在南区则用原有混凝土框架做了加固和加层,然后搭建楼板,增加墙体,最后做了坡屋顶和雨篷。
为了更好地平衡历史与现实,团队对建筑的墙身、阳台、雨棚、室外楼梯等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客房层还使用了一些木质推拉门,以增加温暖感和生活气息,使“仓阁”在人工与自然、工业与居住、历史与未来之间实现一个微妙的平衡。例如,室外楼梯、明黄色的金属栏杆等设计都是对首钢过去工业传统的重新诠释。
项目在设计上也面临许多困难。由于原来的老图纸不完善,建筑师要进行大量的现场测绘,还需要跟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研究结构加固的方案,哪些位置要拆除、哪些地方要加固,还有哪些地方是原封不动要保留的,这些都需要研究。因此,在给实施工程单位提供的文件中,除了常规意义上的施工图外,团队还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拆除说明。
在建筑外立面上,有一些老窗户因为和现有的功能冲突,不得不进行封堵,在封堵之后,团队在其原位置用另外一种有差异性的外墙肌理对其进行提示,类似西方一些建筑层层叠加的立面,建筑外墙好像能够讲故事一样,把历史的故事都留了下来。而在建筑内部,团队做了一个由下至上慢慢变小的塔状中庭,这相应产生了一个井状天井,这样有助于采光。屋顶天光通过透光膜均匀漫射到环形走廊,使整个客房区域充满宁静氛围,错落高耸的采光中庭在“阁”内形成颇具仪式感的“塔”型内腔,艺术灯具从天窗向下垂落,宛如一片轻盈的金属幔帐,柔化了宁静硬朗的空间形式,与原始粗犷的工业遗存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南区的一些金属料斗非常有特色,团队针对原来不同位置的金属料斗进行了针对性利用,团队将3组巨大的返矿仓金属料斗与检修楼梯完整保留在全日餐厅内部,料斗下部出料口改造为就餐空间的空调风口与照明光源,上方料斗的内部则被改造为酒吧廊,客人穿行其间,获得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在客房里面,团队还做了一个简约现代的设计,使客人在里面入住的时候既能看到历史(即看见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同时又能体验到现代的简约舒适(即能够代表新生活的一种东西),还能够让人们看见我们往哪里去,让人形成一种强烈认同感。
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除了保留建筑的老结构之外,团队还保留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老墙面。但这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难题,老墙面用的是红色涂料,上面有大量当时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污渍覆在上面,一定要进行清洗。在对墙面的清洗过程中,施工方曾提议将老墙整体粉刷一遍,对此,团队坚决反对。团队希望可以留住历史风貌、留住建筑外立面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沧桑感觉。所以团队对旧建筑表面清洗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发现现有方法要么不太适合于涂料清洗,比如高压水枪在清洗过程中可能会对涂料造成一种损害;要么就是成本过高,即便不惜代价做了这样一个项目,将来也没有过大的推广示范价值。所以团队不得不自己去做一些研发,通过求助清华大学的专业团队,对墙面损毁的情况做现场诊断,后来引入一种粒子喷射技术,最后出来的效果很好,在清除污渍的同时保留了数十年形成的岁月痕迹和历史信息。
“仓阁”是西十冬奥广场各单体中旧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团队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工业遗存的历史原真性,延续了首钢老工业区的历史文脉,通过新与旧的碰撞,功能与形式的互动,使场所蕴含的诗意和张力得以呈现。它曾是首钢生产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工艺节点,今天则是城市更新与老工业区复兴的一个生动实践,并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作者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本文为作者在第一届“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获奖项目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由常越整理)
近年来,多地在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充分的利用既有建筑或科学选址建设展馆、传习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带动提升片区综合活力和文化魅力。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存在,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文化的传递。作者觉得,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应精心规划,让每一件城市家具都能与城市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为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量青年在城镇化进程中涌向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青年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22.5%上升到2020年的71.1%,青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总人口,未来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近年来,江西、山东等地积极探索古建筑认养机制,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明确规定认养范围、程序以及认养后的用途等;开展试点工作,总结认养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在认养的古建筑中植入新业态,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切实加大保护力度。
数智领航 探索未来 全国智标委第三届第五次工作会议暨数字工程与数字家庭建设交流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