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究竟出什么牌才能成为全世界卓越城市?

作者: 市政交通青年团青 发布日期:2024-02-24

  510,中国品牌日,国家七部委联办的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相继在上海召开,上海似乎依然以无法替代的优势捍卫中国的品牌之都。

  然而随着近几年腾讯、华为、平安等一批深圳企业的崛起,深圳GDP水涨船高且呈迅雷之势;阿里巴巴野蛮生长、G20峰会举世瞩目,杭州的影响力日盛。

  “上海衰弱论”的呼声慢慢的升高,各种“深圳崛起”、“杭州成为第四城”、“上海沦为杭州后花园”“上海互联网没落”等等文章刷爆朋友圈,每一个生活居住在上海的人都在思考,上海到底怎么了?此前的“五大中心”、现在的“四大品牌”,能否支撑上海成为全世界卓越之城?

  上海确实慢下来了,这是事实。不论从经济、人才、文化、科学技术创新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基础各项指标,上海都不同程度上显现出了危机。

  但上海依旧是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这也是事实。上海有着坚实的产业底蕴和城市基础。从经济结构上,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而上海则以跨国公司和国企为主,经济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今天这种发展局面的重要原因。

  但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国企改革,也昭示着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前提下的发展性。换句话说,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并非根本原因。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代表着全新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就目前的产业格局来看,上海在这场浪潮中也落后于北京、深圳与杭州。

  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上一轮的工业化浪潮中上海成为全国经济高地而领跑全国。没有对手的人是寂寞的,更是迷茫的,城市也是一样。

  具体的表现就是,上海似乎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开始了大而全的城市定位,“三都”、“四品牌”、“五中心”都用来描述上海的城市定位,结果就是没有定位、没有方向。

  所以,对于当前的上海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在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自身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明确上海在世界、全国的城市竞争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和核心发展定位。

  每个城市的兴衰与人、企业和产品一样,都有生命周期,正视这样的发展规律和事实基础,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找到符合上海发展的路,谁说慢下来不是为未来发展更好地蓄力呢?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代表,上海GDP总量在一直是各城市中的第一。上海与北京GDP的差额一直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但差距比较小,同时深圳的GDP的增长迅速,已经大步逼近上海和北京。

  深圳与北京、上海的差距不断地缩小,深圳的GDP上涨的速度领先于上海和北京,且高好几个点。前几年冒起深圳赶超的声音时,大家都不以为意,觉得两个城市间的GDP差距大,当深圳以迅雷之势超越广州后,才逐渐缓过神。上海GDP增长率落后于势头猛烈的深圳,上海、北京、深圳GDP总值差距会慢慢的小……上海的第一会不会被夺?

  除了经济数据外,上海市场活跃也将降低。上海市的工商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趋势已经慢慢变缓,上海市的工商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和全国正好相反,或许是上海市已经趋向饱和,也从侧面证明上海创业活力越来越缺乏。

  再细化分析,上海市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长率近三年也在降低,而个体工商户增加率增长高。从企业注册增长率看,上海的发展确实面临一些问题!

  从2017年开始,二线城市频频出大招,面向社会推出一些会人才引入政策,2018年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南京、长沙等城市的人才抢夺战更是愈演愈烈。上海去年对于“抢人”大战没有在意,但是上海一直都是全国人才向往的高地。

  根据教育部公布2017最新全国高校名单显示,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重庆、西安、长沙、天津、成都、郑州位列城市大学数量前十。从大学生数量看,广州、武汉、北京、南京、西安大学生人数排在前五名;全国百强大学中,北京以24所位列第一,南京12所排在第二、上海10所、武汉7所、西安5所,广州3所。

  上海虽然在大学数量和大学生数量上都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上海凭借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够将其他省市的人才吸引到上海,而且还能够筛选!

  2017年上海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长三角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 上,相关负责人透露上海市2017年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18.7万人,比去年增加9000人。但是非上海生源应届生留沪比例将继续下跌,估计在60-70%,而最高时留沪比例达到90%。上海毕业生留沪降低已经很明显。上海的大学生源构成:非上海生源已经占三分之二,安徽生源最多,其次是浙江和江苏生源,在非上海生源中,有超过一半的是长三角地区生源。上海连长三角的生源都很难留住,而非长三角的生源又被其他城市人才政策所截流。

  除了留人能力降低之外,上海对外地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降低。根据智联猎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毕业生签约二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线%,高于一线%。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二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其中,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和创新创业有关,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成为城市“必争之地”。

  按照目前的态势,加上上海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上海提出“2040年控制2500万人口”的目标实现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只怕上海到时候政策还得从“控制”变成“拓展”。上海的某个大型人事招聘群,人事都在相互吐糟,招人一年比一年困难。侧面印证,上海人才高地不再如以前般那么强势。

  外因:上海外来人口构成以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江西五地为主,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缓慢的降低。其原因在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留住了大量本省人口,还将一部分选择流入上海的外省人口截流到苏浙两省的经济大市中,如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

  内因:上海和北京阻碍人口流入,京沪对于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的根源归结为人口过剩,因此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并设立了严格的人口红线,通过间接的干预限制人口流入。

  深圳的面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广州的四分之一,也因此深圳的人口密度全国第一,虽然上海黄浦、徐汇、静安、普陀等区人口密度确实非常大,但上海主城区仅占上海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上海不应该通过行政间接干预人口,而是应该提升各区的功能布局,自然而然实现“择近而居”!

  面对二三线城市疯狂“抢人”,上海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上海人才高地地位有可能瞬间丢失。于是在2018年3月26日发布《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对13个领域的人才,给予工作机制和生活保障上的大力支持,期望达到止损的效果。

  但是上海的人才引入面对北京《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西安 “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大西安”、南京方方面面考虑到的“宁聚计划”、武汉的“最低年薪标准”、深圳的“落户降低到大专学历”、成都的找工作提供住宿“蓉漂计划”等城市的“抢人”政策,没啥吸引力!

  原来与上海竞争人才的城市仅有北京、深圳、杭州,而现在却变成了全国,上海本就是人口老龄化特别严重的城市,一旦人口流入不足,上海面临的问题……细思极恐!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四方就是北上广深”的定律,现在不管对于上海还是其他几个一线城市都面临被推翻的危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二十年中国在国际上舞台上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文化露出也越来越多,代表中国中文的标签也更加丰富,如长城、诗词、瓷器、丝绸、书法、京剧、功夫、儒家、旗袍、京剧,但却没有某一种文化能够代表中国化文化。

  中华文化由很多地区性文化构成,包括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岭南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古文化、关东文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等,虽然各种区域性文化都是构成灿烂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同的时代会涌现出相对突出的文化。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是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吴越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结合!

  因为上海长时间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对外传递过程中“上海”成为我国对外展现的一个重要的标签。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的标签,但是海派文化却难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的标签。

  不可否认,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在我国的地位各方面都是首屈一指,但在区域文化上,海派文化的影响力不如京派文化、岭南文化。二十世纪后半叶岭南文化逐渐崛起,最突出表现为音乐、电影都是以岭南文化为潮流,甚至流传着“为什么《上海滩》是用粤语唱的?”的谈资, 当然岭南文化的影响力也已降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国民民族自信越来越强,文学复兴的趋势势不可挡,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拾起,全国各地跃跃欲试将本地的传统文化保护发扬,大有“百家争鸣”之势。但能够被全国人们认可的还只是思想、文学、书法、饮食、节庆、建筑等有深远历史积淀的文化。没有一个区域文化能够代表中国,带有海外属性的海派文化甚至会被抗拒!

  海派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海派文化的代表元素包括建筑、艺术、服装、生活方式等。最显著的标签为老式新式里弄、旗袍。除了这些,海派文化已经很少步入人们视野中。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海派文化在衰弱,只能说海派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降低。海派文化根植于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却一直有条不紊的前进,从宋城演艺对吴越文化的产业化尝试,到“G20峰会”对吴越文化的唤醒与发扬,再到马云、宋卫平、茅威涛实现越剧的“走出去”,创新与产出相结合,显然人们对吴越文化比对海派文化更具有感知!

  除了与海派文化渊源极深的吴越文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之外,其他文化也在快速“扩张”,最容易感知的巴蜀文化,巴蜀饮食文化已经遍布全国,成为饮食潮流;中原文化也在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带领下在国际上掀起中国热!

  一位上海的朋友希望我们给他建议,原因是他一老乡从同济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仅在上海工作一年,就离开上海,他也动心了!朋友老乡在大学期间个人喜好自学编程,毕业后在上海找设计公司工作,一年后觉得年轻人应该去充满活力的行业,于是南下去杭州进入互联网公司。经济学毕业的朋友对此心痒难耐,老乡还继续鼓励他:编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呀,去一个有希望和活力的城市工作有盼头……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北京、深圳、杭州成为我国互联网前三甲。

  互联网企业并不能代表城市发展,也并不能判断上海的发展优劣。但是通过对上海互联网企业的盘点发现:上海其实一直都有著名的亿唐、易趣、盛大、土豆网、大众点评、易迅网、携程旅行网、1号店等。这些都是当年响当当的互联网企业,然而这些企业要么日落西山,要么成为他人嫁衣!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首次设立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全国各省区市互联网发展成效和水平进行科学分析、量化评估,上海的排名仅列第五名!

  上海互联网企业发展不顺,不是上海非要发展互联网产业,而是需要思考上海的土壤和新产业的相处是否有不恰当之处。避免未来其他新产业崛起,上海又错过!

  上海没落的具体表现还在科技上。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17》,按照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 20 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东莞、 天津、武汉、杭州、南京、苏州、厦门、海口、珠海、长沙、西安、呼和浩特、成都、中山、乌鲁木齐和青岛。科技上上海落后于北京倒情有可原,北京是国家创新投入最密集、高校科研机构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创新企业和人才,科研能力在全国遥遥领先。

  北京与深圳相比,北京的创新动力源于大学和科研机构,深圳在企业研发水平、技术转化应用优于北京。科研能力上,北京强于基础科研能力,深圳强于企业科研。上海的尴尬之处在于,大学科研弱于北京,但是高于深圳,而且众多的拥有众多的国企,本应该在企业科研也应该强于深圳!

  紧随其后广州、东莞、天津,尤其是作为地级市的东莞,其科技发展指数排列全国第五,这会不会让上海有更强的紧迫感呢?在国家布局和地方发挥主观能动性,武汉、杭州这几年的势头非常猛烈,上海再无动于衷就很可能被弯道超车!

  为避免报告存在偏颇性,通过另一份报告佐证。由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一财经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显示,2016年城市创新指数前3名为也是北京、深圳和上海。

  而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报告中,全国城市创新前10强中,长三角占50%,珠三角占30%,形成全国城市创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显示,上海的研发经费其实很高了,仅次于北京,远远高于深圳。但是北上广深中,北京和深圳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远高于上海广州。值得注意的是西安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与北京接近,看来西安近几年的一路狂飙并非不无道理。

  2017年上海市信息中心基于自身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了《2017全球科技创新评估报告》,这是我们自己人发布的评价评估报告,报告从基础研究、创新环境、创新经济、产业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着手。全球38个国家的城市或都市圈入围,排名第一的城市为硅谷,纽约-纽瓦克位列第二,上海仅列第17位。硅谷和纽约-纽瓦克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多方面表现突出。上海中期多个指标都差强人意,如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重量级科技奖项,超算能力偏弱;缺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投、众筹等创新活动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不匹配。上海与纽约的距离不是一星半点,上海的路还有很长,远远还未到成为安逸的休闲生活城市!

  新时代下上海没落在于上海的体制,上海承载了太多的期望,上海与深圳不同,深圳可以放开手脚大肆表演,但是上海不行,上海需要带着镣铐跳舞,而且还得扮演推陈出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也许是我们对上海太过严苛,上海作为各个城市的带头大哥除了需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外,还得权衡与国际上的关系——在我们作为品牌专业人士看来,上海的发展已经是奇迹。

  在发现上海的不足上,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一无是处地的棒杀,还需要用鼓励的心态去看待上海,带着建议去审视上海。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前十年依托于上海制造的优势,上海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至爱之城;第二个十年借助于浦东开放开发,上海再度成为国人心中的第一城;第三个十年,凭借金融业和房产业的发展上海依然魅力不减……

  然而,进入第四个十年后,浅水区都已走过,好牌也已出完,上海似乎有点找不着北了。先是“四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很快又升格为“五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创中心);不久又推出了“三都”(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推了一段时间似乎成效不那么明显;从去年开始,不太提“三都”和“五中心”,开始了“四大品牌”(服务品牌、制造品牌、购物品牌、文化品牌)的发力……

  上海似乎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开始了大而全的城市定位,“三都”、“四品牌”、“五中心”都用来描述上海的城市定位,结果就是没有定位、没有方向。

  所以,对于当前的上海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在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自身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明确上海在世界、全国的城市竞争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和核心发展定位。

  上海打造时尚之都,其目的在于变现中国文化和上海文化,通过时装周的形式展现中国的文化。今天的时尚界,巴黎、米兰、伦敦和纽约是全球公认的四大时尚之都,四大时尚之都展现的是欧美的审美和文化。

  首先,需要从根深蒂固欧美的时尚潮流观中展现东方的潮流元素,这其实是改变世界观价值观的难题。目前中国的时尚还摆脱不了欧美时尚的审美,甚至是中国的时尚还是在欧美时尚之下的小修小补。

  第二,上海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不是中国文化最为深厚的城市,上海很难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第三、上海的文化的根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而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灵魂在苏杭,认知上也集中在苏杭。当然上海打造时尚之都的优势在于上海是沟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窗口,而且上海能够吸引全国的时尚文化人才在上海汇聚。

  围绕上海时尚之都目标的实现,上海市在“功能、载体、人才和品牌”四位一体做出努力,上海时装周的影响力虽然还不及与巴黎时装,但是上海“大时尚”涵盖服装服饰、家具家居、工艺美术、健康运动、美丽保健五大行业。按照上海目前的城市地位、实力、经济腹地,“大时尚”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上海打造时尚之都,除了时尚发布会、展览会、博览会举办数量增加外,在质量上也应该提升,立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审美。这才能够成为吸引全球眼光,如果陷在欧美时尚的意识里,上海很难成为国际时尚之都。

  上海的设计之都,不应该是狭义的设计,也应该包括产品的创意、品牌的定位、商业的模式等,上海的设计应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理念诞生、研发、面世呈现的大设计范畴和集域。

  上海集合了全球顶尖的商业服务机构,如咨询行业、广告行业、创意设计、工业设计。这些机构服务的广度辐射到全国,服务的深度包括为企业提供战略设计、产品设计、营销设计、传播创意等一系列。但这远远不够,上海的设计之都还应该前置,前置到连理念都未有的阶段,也就是科研。科创洽洽是上海的软肋,却是北京和深圳的优势所在,北京是依靠强大的科研实力能够不断涌现新的科技,深圳依靠强劲的民企活力不断迸发新科技。大设计应包括文创、科创和企业级服务等。

  设计与时尚相互呼应,时尚是基础的定位,时尚需要通过设计来表现,设计也为时尚提供一系列的规划和服务,使时尚能够有清晰的脉络。而时尚与设计的产出结果为品牌,品牌是时尚和设计的具体呈现和衡量标准,通过品牌表现时尚的内涵、传达设计的理念。

  云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品牌的上海,成为品牌汇聚地,品牌汇聚地不是品牌之都,品牌之都是上海孕育诞生多少品牌,品牌汇聚地是上海存在多少品牌。“大品牌、大企业在上海”成为上海的标签,但是这些品牌有多少是在上海孵化成长的呢?

  上海的众多品牌主要为迁移品牌,有很大的拿来主义嫌疑。无论是国外的品牌还是国内已经形成规模、发展起来的品牌在上海露出,是将入驻上海作为展现品牌实力和业务延伸的措施。

  如今的上海的自有品牌和自主品牌之的含金量并不足。其实上海曾经是品牌的孵化地,孕育了一大批知名品牌,英雄钢笔、凤凰自行车、三枪内衣、中华牙膏、白猫洗衣粉、光明食品、龙虎清凉油、回力鞋、百雀羚、海鸥手表等等,那时候的上海才是名副其实的品牌之都。上海之所以能够诞生那么多品牌,核心原因在于上海是那时候的全国科技高地,整个城市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以现在的角度来看上海市是传统产业的品牌之都,传统产业品牌之都也在逐渐消亡。

  大部分老品牌已经消失,仅有一小部分上海老品牌在复兴,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上海应该继续支持孵化新品牌。而孵化新品牌,成为品牌之都的前提是需要上海的设计实力和时尚实力的支撑。

  时尚、设计都是为上海重塑品牌之都而服务的,设计是工具、是基础,时尚是定位、是形象,品牌之都是目标、是引领,因此时尚、设计、品牌三都,品牌是“首都”。

  新时代下,上海品牌之都就应该与时俱进,否则上海品牌之都之实则只能停留于过去!

  2017年年底,中国基金报对北上广深等城市上市公司市值进行统计,北京以23.59万亿的绝对领先优势位列第一,深圳以10.04万亿位列第二,而上海以7.50万亿屈居第三,以前上海一直都是以第二的身份。

  2017年上海市百强企业总营收5.7万亿元是深圳市百强企业总营收3万亿的近两倍,上海百强企业总体实力是远高于深圳市百强企业总体实力,这是毋庸置疑。而且上海百强的门槛比深圳百强门槛高的多。然而从百强企业榜单上来看近60%的是“国”字头性质的企业。而深圳洽好反,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深圳这点特别像以前民企品牌遍地开花的上海。

  一直以来的认知都是国企实力远远强于民企,民企在国企面前就是小儿科。上海品牌的代表是“上汽”,而深圳品牌的代表是“华为”,2015年华为营收仅为上汽的58.9%,2017年华为营收已经达到上汽的69.6%,两年提高了10%,华为越来越接近上汽的营收规模。即使营收上华为离上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利润层面,华为早已经超过上汽,2017年利润,华为比上汽了多了131亿,比上汽利润高了38.1%。这些都是明面的数据,更深的思考在于,两个企业所代表的产业结构的未来,以及两种品牌的发展潜力!

  上海和深圳都是国内的金融重地,交通银行是上海的代表银行,招商银行是深圳的代表银行。2017年招商银行总资产超 6.29 万亿元,交通银行超9.03万亿元。但是两家银行的营收却有较大的差距,金融上的品牌之都也面临很大挑战。除了横向比较外,纵向层面,交通银行品牌与支付宝品牌对比更加明显,当然这是新旧金融品类品牌的对比,以交通银行作为对比,显得苛刻。

  上汽与交通银行是上海品牌的代表,这两大品牌逐渐被赶超,也足以说明品牌对企业、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打造一个企业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打造一个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上海之所以是魔都,因为上海多个方面都比较突出,上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先进的制造产业、汇聚全世界的商品,多样的文化。

  服务、制造、购物、文化作为上海的四大品牌,也是上海市未来重点突出的四个方向。上海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生活类服务,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企业服务层面,包括为企业提供各种要素的资源,如人才、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信息等。公共服务层面,如地铁、桥梁、机场、管道、道路、公园、教育、医疗等,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城市运作的血液!

  服务品牌渗透到制造,购物和文化中,为制造提供技术、资金、人才、销售、平台、规划链接全球的产品入驻上海,实现全球产品集聚,为上海的购物之都服务,上海已经建成24个城市级商业中心,无论是来上海旅游的游客还是上海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完善的购物体验。

  近几年一直强调发展中高端制造,但是中高端制造产业需要以服务作为支撑,服务不仅其起筑巢引凤的作用,减少信息沟通的成本。

  上海的文化品牌除了全国闻名的文创产业外,还有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尤其是上海红色文化丰富,但是其变现形式比较单一,此时应该依托上海文创实力,借助文创创意产业园的优势,丰富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的表现形式,可采取积极和其他文化进行碰撞,也需要赋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经济建设时期上海的红色文化内涵应该是什么?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中,海派文化应该扮演传递中华文化,输出中国的价值观,上海文化扮演的是交流和融合的角色。

  上海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大品牌,服务品牌贯穿于每个角落,将上海服务品牌作为四大品牌中的王牌,对外呈现需要注意,上海服务品牌不是狭义的生活服务,而是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上海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众多企业入驻就是因为上海服务的完善。

  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大品牌,以服务最为突出,2015年上海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7.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60%。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预计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0%,与全球发达经济体或著名世界城市的服务业相似。

  上海的服务业分为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两大类。细分小类可分为金融、商贸、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文化、零售、家庭、体育等。上海服务业无论是生产服务业还是生活服务业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问题点在于上海服务业品牌化还欠缺。例如东方航空实际上代表的是上海航空服务业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但是对外呈现却不是以“上海航空”的品牌输出,尤其是当初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合并的时候重用东方航空弱化上海航空,就是缺乏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考虑,这里面浪费了多少上海服务品牌向全球露出的机会?看看深圳航空、厦门航空、大连航空、天津航空以及后面想尽一切办法成立的成都航空、青岛航空、福州航空、昆明航空以及桂林航空等,就知道这背后的拼抢程度了。以及各个城市杨尽一切办法争抢机场的命名也是最好的例证。

  “总部经济”是上海服务业品牌的重要体现,“总部大楼”是上海重要的标签和特色,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电气装备集团上海电气却像珍珠一样散落在上海各个区镇。

  在公共服务层面,上海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全国兴建地铁如火如荼,对于地铁的运营管理需求强烈,上海地铁管理运营服务可作为上海服务业品牌进行向外输出;同理在机场管理运营层面也可作为服务品牌输出,将地铁托管、机场托管等其他服务向外输出。这些都可以成为上海服务品牌打造和输出及复制的主阵地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上海原来四个战略性定位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金融、贸易、航运这三个者的作用是服务功能,既然是服务性质,那么就得依托于其他产业,随其他产业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贸易和航运需要有大量的产品才能够形成。

  纵观历史,最著名的航运中心是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过度依赖外界经济,这其实也是港口经济的弊端。贸易中心其实也有类似的规律,地中海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陆上贸易中心转移到水上贸易中心、内河贸易中心转移到大海大洋贸易中心……贸易中心是随交通工具的变革和贸易往来重心的改变而变。

  中国的贸易中心伴随贸易往来重心和交通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当我国铁路系统以及航空系统的完善,加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启,产品货物还需要通过上海输出吗?而且伴随港口建设技术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大港口出现,宁波-舟山港和深圳港的崛起就是例子,当经济发展起来,自建港口就显得很有必要,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以及长江流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能够一直保持这样广泛的经济腹地吗?

  上海“四心”定位缺少核心竞争力,上海缺少的就是科技的定位,这早被习大大看穿,2014年习大大考察上海工作时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从“四心”定位到“五心”定位,不是并列添加的关系。而是“四心”为科创中心服务,运用上海金融优势、贸易优势、航运优势,管理运营优势为科创提供资金、人才、资源、政策的支持,从而使上海的科创进程更快。反过来,科创中心将成果反馈给四心。科创能力具有很强的壁垒性,科技的领先能够将自主性始终掌握在手中,这也是上海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从国家层面,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也是必要的,这是由于上海的地位所决定,上海需要承担建立全国甚至全球科创中心的责任,与其他几个城市共同代表中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

  上海科创中心的建立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金融和科研。身处金融中心具有强大经费支持,能够为发展科技提供外绝大部分的资源;众多的重点院校,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两大点是其他城市梦寐以求的优势。金融优势很难弥补,所以二线城市只能从人才上着手,大肆“抢人”。

  目前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定位,实质应该是国际管理运营中心,国际经济中心是上海的目标,国际经济中心目标的形成需要上海的金融、贸易、航运、管理、科创等各方面实现。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其代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上海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头号重担!如何对上海的地位和定位进行确定,这就需要清晰有效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目前上海市的城市精神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系 2007年确定下来的。但上海城市精神的确定是在2003年,当时确定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四年后增加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一直到至今。

  海纳百川,是上海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服务全国,是上海的责任,海纳百川要兼容并蓄,纳四方、百行人才、纳全球优秀文化;追求卓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去实现“改革勇攀第一峰、竞争勇夺第一名、工作勇创第一流”目标,始终保持争当第一的精神,在方方面面都追求第一;开明睿智,是中国的上海,它深深烙下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政治社会开明的品格要求和儒家睿智的价值观,开明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抱残守缺,睿智意味着城市智慧更进一步的充分激发。大气谦和,在城市自身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处理好与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关系,体现出一个开放城市具有的国际大都市的广博胸怀。大气谦和的胸怀才能产生向心力和辐射力,拥有强势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上海的城市精神无可挑剔,甚至是十全十美,但问题在于上海是否还具备这样的城市精神?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上海一百多年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从19世纪设为通商口岸,还是到改革开放。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直伴随,这是上海保持强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所在!

  而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上海已经逐步显现疲态,逐渐向安逸休闲的生活城市目标迈进,上海太过安逸其实在好几年前就有一波论调。上海对本地创业公司不温不火的态度,但对已成功的企业落户张开臂膀, 这其实是追求安逸和懒惰的体现。这样的状态也在广州显现,广州的退步不是深圳太强,而是和上海一样慢慢的走向安逸。倒是重庆、成都、西安、杭州、武汉等几个原本安逸的城市逐渐奋发,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意愿!

  追求安逸休闲还体现在人才政策上。上海的落户政策初心是将中高端人才留下,通过提高门槛让部分人群知难而退,可是忽略了中高端人群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权,上海并非是唯一选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生活化,或退出上海或留在上海养老。但是上海的落户政策从一开始就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则截然相反,对于年轻人敞开大门,使整座城市充满活力,或许这些城市与上海具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是长此以往,不断截流往上海跑的年轻人,也将影响已在一线城市的人才回流家乡!

  一座城市的人口结构不应该纯粹靠行政管理干预,而应该顺其自然市场的调节,有能力者自然而然留下,显然上海已经违背了海纳百川的精神!

  上海是万里长江的入海口,既是长江的终点,又是长江入海的起点。上海也应当有长江水的品德,开放包容容纳百川万物,睿智的冲刷一切阻力困难,永不停息的前行追求卓越。

  其实“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能将上海核心精神的全面体现和完整概括,而且通过连续藏头字更是独一无二的专属于上海的,这也是最符合品牌顶层设计的“四品合一”法则。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不仅包含“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精神,理解和传递层面也更简单。

  当然城市精神归纳总结容易,难的是上海能够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找回核心精神吗?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按照“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精神落地才是线、北京欢迎您,最忆是杭州,上海呢?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有独特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北京有太多太多的亮点需要展现。借着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提出“北京欢迎您”的广告语,并获得强烈的反响。“北京欢迎您”虽然比较简单,甚至是抽象。但是结合北京城市的定位,这又洽洽合情合理。对于国人,北京欢迎每个国人去首都看看、感受,而且每个国人从小都有去首都看看的愿望。对于国际友人,北京欢迎来他们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彩,感受东方文明,见证北京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从“北京欢迎您”还体现北京热情、好客、胸襟宽广的城市特点!

  2014年杭州旅游宣传口号确定为经典的“最忆是杭州”。“最忆是杭州”是将杭州美好的景色与文化糅合,从景到文化,一步步引入到回忆中,然后升华到情感的层面,能够勾起人们对杭州丰富美好的多重联想。塑造杭州不仅仅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迷人城市,还是承载游客美好记忆的城市,增添对杭州的亲切性!“最忆是杭州”通过在G20峰会上的演绎,将杭州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江南水乡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杭州又一次深化、提升了江南文化的城市形象,“最忆是杭州”的新名片让杭州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地位更加突出显著,不断吸引国内外游客!

  杭州这几年的发展在全国首屈一指,G20峰会之所以会在杭州举办,并不只是因为杭州是休闲旅游城市。甚至杭州早就不单单是休闲旅游城市了!上世纪50年代因杭州良好的环境定位“休闲疗养城市”,因为疗养产业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于是很快就变成了“北工南居”工业城市。直到改革开放,杭州重新回归到“风景旅游”城市定位。这种休闲旅游杭州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杭州的印象,杭州始终只停留在“杭州西湖”的城市品牌形象。

  杭州近年的发展不是因为旅游业发展的风口,而是因为杭州城市产业定位、产业布局的功劳,杭州从休闲旅游城市变为中国互联网城市。休闲旅游城市所能带动的产业有限,而杭州成为中国互联网城市则是由一系列因素的量变达成质变,科技、教育、城市布局、交通、产业规划、人才引入等,互联网产业发展后反哺到杭州各个方面。当然杭州的休闲旅游名片对杭州互联网城市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成为人才引入、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杭州形成了“互联网城市”与“休闲旅游城市”双名片。互联网城市提供产业、就业支撑;休闲旅游城市提供生活质量保障支撑,实现安居乐业和 “最亿是杭州”感知!

  上海的目前的广告语是:上海,精彩每一天。“精彩每一天”传达的是在上海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上海每一天都过的精彩!这确实没错,但是一座城市的广告宣传语,应该与城市的文化进行结合,传达城市文化、精神特征。

  德厚闵行、文进万家,厚德金山、礼尚之滨,教化之城、礼乐嘉定,汇善汇美、文明徐汇,上海之根、文明松江,匠心筑梦、品质黄浦,心动浦东、体验精彩。上海各区的城市宣传语丰富,甚至是混乱,也将上海市已有的品牌宣传语弱化。各区的宣传语干扰上海市整体的宣传语,影响上海城市品牌定位的输出!

  上海最突出的不应该是购物、贸易、金融等物质,而应该是上海 “开放、包容、向上、睿智”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才成就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代表着先进、拼搏、奋进、希望。

  上海的宣传应该是“无限可能!”的城市,无论过了多久,上海都需要向人传达“充满希望,无限可能”的感知,这些才是上海吸纳人才、创新不止的根源!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产业的带动,核心产业不仅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形成产业集聚,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有鲜明的核心产业链还能够主动吸引相关的人才汇聚。鲜明的产业还是一座城市的标签。

  如杭州鲜明的核心产业是互联网电商,除了知名阿里系、网易、蘑菇街、“三通一达等,这些的背后都是杭州因为对于电子商务的鼎力扶持,使杭州形成鲜明的电商产业集群,除了电商平台外,还有快递、运营、培训、IT、摄影、会展、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产业,杭州拥有几十个电商产业园,杭州已形成鲜明的产业是互联网产业。

  与杭州齐名的苏州,在总体经济上苏州大幅度高于杭州,领先四千多亿。但是产业结构上杭州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5:34.9:62.6,苏州一 、二、三比重1.4:47.4:51.2。杭州第三产业比重高是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下,形成产业集聚。在明星企业以及热门产业带动下,杭州对企业、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苏州虽然经济总量远高于杭州,但苏州的“工厂”标签显著,产品附加值低,鲜有孵化自有品牌,在产业升级的大浪潮下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苏州的制造产业会面临较大的问题,苏州鲜明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是什么?这其实也是上海所面临的问题。

  有人口流动、有危机感、有希望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城市,有包容性的城市才能够创新。深圳的进步之所以大,就在于这座城市能够给予人们希望,相信能够创造成就,人与人之间都想着赶超,扎根。深圳民营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深圳这个城市的标签。有了这个标签,更多的科技公司会往深圳靠,形成集聚,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深圳与杭州一样,有核心又鲜明的产业,能够不断吸引资本、人才,逐渐形成一种显著的城市特征,产业、文化、城市形象为一体。

  城市产业、文化内涵、城市品牌形象三者能否有机统一,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三者的统一,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增强城市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城市精神面貌和生命力。

  上海六个重点行业工业中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中以金融业为大头,虽然这三个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庞大,但是却缺乏较为显著的特征。上海如今缺少的是产业是占上海市经济发展中产值较高、有核心竞争力、鲜明的认知。例如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业,晋江的服装产业。上海核心又鲜明的产业是什么,汽车、大飞机、还是金融?

  制造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需要从几个环节加以强化。首先是人才。上海有上交、复旦、同济等多个国内顶尖的大学,具备强劲的人才供应能力,需要持续优化的是提升高校专业教育与城市发展的匹配性,高校科研能力更有效地贴合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在培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的力度,在明确城市工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政策鼓励和产业基础吸引人,通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留住人。

  上海依旧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在GDP中工业产值占比27.6%,达到8303.54亿元。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指导思想下,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精钢、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六大重点工业,2013年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68%,2017年产值占比69%,结构优化的成效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企业转移进程缓慢。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过分依赖政策干预,而是通过市场手段推动产业的淘汰与升级,其关键点在于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市场化,打破现有的国有产业园占主导的格局,以产业园经济的市场化带动产业升级。在目前的产业格局下,充分发挥张江、紫竹、杨浦、嘉定、漕河泾、临港等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作用,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实验室、技术交换中心,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逐步成为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之一,引领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张江科学城、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杨浦科创示范区、嘉定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漕河泾科创园区、临港创新城创业带等,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打造多个高新产业板块和特色基地,推进上海创新创业之都建设。

  产业结构优化的规划以及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优胜劣汰,都只是推力,而缺乏牵引力——转移出来放到哪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海充分利用其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沿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的“群主”地位,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为传统工业产能的转移进行合理的规划。以纺织工业为例,可以向九江、共青城等长江中游城市转移。产业转移可以从整体上考虑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顺着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沪杭金发展带等形成三横一纵的产业转移格局。

  2017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产业增速最快,达到19.1%,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下,上海大有成为新世界汽车之城的趋势,这得益于既有的汽车产业基础;而其他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领域,相比之下缓慢得多,在2.9%-7.3%之间。在这些领域,与其改建厂房一步一步构建生产线发展生产,不如依托上海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信息优势和专业咨询服务优势,重点打造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心,更好地提升上海的产业结构。

  打造品牌之都的构想与建设上海的总部经济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一构想下,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机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提升并优化民营资本的结构。

  一个城市实现购物全球化的核心在于提供更丰富的高质量产品、打造更加多元、人性化的购物体验和更低的价格。在电商和跨境购物日益发达的时代,“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品”对于打造购物消费中心的驱动作用在不断弱化,因为电商打破了空间聚集的壁垒,上海发达的贸易对于上海成为全球新一极的购物中心的作用有限,反过来,更低的价格和多元、不断升级的购物体验的驱动力在逐步增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实现“更低的价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贸易限制和关税条件依然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因此,打造优质的购物体验是最关键的立脚点,具体可以从零售业态的合理、差异化布局,零售空间的打造和零售服务水平的提升三个方面着手。

  随着《上海市城市总规划(2017-2035年)》的发布,上海构建1个城市主中心区域、9 个主城副中心、5 个新城中心和2 个核心镇中心的格局基本确定,这项区域将是未来零售商业的核心发展区域。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差异化。

  就目前而言,上海形成明显差异化特征的零售商业中心代表有三个:南京步行街、豫园商城和淮海中路,分别代表着国际时尚、传统文化和潮流艺术三个主题。上海要成为世界性的购物中心,就需要把差异化、多元化的做足,每一个商业中心都各具特色。

  零售空间的人性化是打造极致体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到商业中心的布局和聚合效应,小到门店的空间规划和产品陈列,在一个既定的空间里为客户提供超出想象的体验,为现阶段线下零售的一个重要突破点。移动支付、AI、AR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打造零售空间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但零售空间的打造更多是商家的行为而非政府部门。

  政府对零售空间的作为更多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比如交通。纵观国内一线城市,高架和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上海的领先优势很明显,到2035年,上海将新增19号线号线条地铁路线,交通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在这边点上,杭州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零售空间的打造,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会展产业优势,将上海打造成全球的新品发布、发售中心,以“新”作为购物中心的核心价值之一,从而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零售服务水平的提升首要的是创新零售服务的概念,延展其内涵和外延。依托于零售空间、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的服务水平的提升,与打造零售空间一样,是由商家主导而非政府,需要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动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但这只是比较狭隘的零售服务。

  一旦将零售服务的对象从C端向B端延展,就会拓展出很多的新空间,其本质是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市的零售服务产业生态。比如前文提到的讲上海打造成世界新品发布中心的构想,这里面需要政务的相关政策支持,需要各大展馆运营方的业务创新,也需要媒体、展会服务商的配套。

  深圳的崛起,其根本动力来自于拓荒牛的开荒精神,来自于袁庚的蛇口精神,其本质是一种创业精神,如今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崛起。

  有人说,深圳之胜利,胜在体制和充分的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占主导是显著的特征。而这正是深圳的创业精神的写照,这种城市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上海起于开埠,中国古典的吴越文化与欧美工业文明的交融形成了上海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实质是兼容并蓄,是以契约精神为主导的理性的、随和的、较成熟的商业文化,是当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发源地。

  兼容并蓄,是上海崛起的源头,这也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核心。上海是一座吸收先进文明而成长起来的城市,其兴起从根本上说与上海土著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受益于地利和天时(虽然被迫开埠是民族不堪回首的历史,但必须承认,作为文明进阶,外来的入侵确实称得上上海的历史机遇),上海土著换一拨人,上海依然会崛起。

  但是很遗憾,从上海开始实施限制落户的政策开始(也许更早),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就已经开始受到侵蚀了。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最根本的载体,当一个城市开始对人不够包容的时候,这座城市最终会被抛弃。

  也许有人说,这是为了限制人口,优化人口质量,那么,出发点是对的,但方法错了。人口生态的净化升级,不应该通过政策干预,人为设置筛选条件和机制,而应该交给市场,市场自然会留下适合在这个城市生存的人。

  所以,重建上海的城市文化,从根本上是回归市场调节,而这正是商业文化的内核。

  可喜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浪潮自上而下,上海迎来一个重建兼容并蓄之城市文化的历史机遇。

  仅仅是兼容并蓄是不够的,因为这个词的潜台词是学习和吸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进步的速度慢慢的变快,“创新”作为经济、城市乃至文明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得到彰显,对于上海,在兼容并蓄的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学会推陈出新。这是商业文化的另一个内核,一直存在,只是在这个时代,其重要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今天在城市转型的文化思维上,上海应该自觉意识到,上海当前的使命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当内陆工业化社会和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社会的示范点和连接点。

  上海提出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大中心的发展目标,其实当中也包含了上海对于服务业选择的具体内容。

  所谓经济中心,并不是因而是果,各项产业有效落地,形成区域内的经济高地,经济中心水到渠成;航运本质是为贸易服务,是贸易的重要支撑,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在构建贸易中心的顶层设计下开展,而不能离开贸易谈航运,不能为建设航运和建设航运。所以上海的服务建设重点在于金融、贸易、科创三个方面。

  金融产业是上海的优势产业,有着坚固的产业基础。上海要发挥连机器的价值,金融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全国的实体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以往的金融实践中,评价金融是否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金融是不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足够多的资金支持,对金融功能的认识基本集中在资金融通方面,其作为市场经济制度之基础的一些重要的功能如为资源配置提供信号、深化分工与协作、管理风险、提供激励等则被忽视,这是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片面理解。

  在明确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建设逻辑前提下,依托上海的贸易优势,通过税收调整等经济手段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向高新技术和创新产业引进倾斜,进而发挥贸易在技术引进层面的作用。相对应的,可以将上海的展览贸易优势充分调动起来,强化国际技术进出易会等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进一步改善技术引进和转化的环境,提升效率。

  在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和品牌之都的选择上,重点打造设计之都,并以此引进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重点行业的研发和运营中心,打造从创新服务到创新转化一体化的运营环境,实现创新服务和产业创新的配套合良性循环。上海发文,至2035 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 左右,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150 平方公里,这个比例有待提升,同时要实现经费运用的多元化投入,除了运用于直接的研发投入之外,还应划分特殊的比例用于引进和落地产业创新项目。

  在以往,上海是吸收先进文明的入口,当上海自身也跻身世界文明前列的时候,就要从一个学习、兼容并蓄的身份向引领和开创的身份去蜕变。

  (石章强系锦坤创始人、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上海品牌专委会创始秘书长。锦坤是全国知名的顶级品牌营销服务机构,先后辅导和服务了500多个一线家城市品牌。)

kaiyun官方注册APP下载-官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100240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