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市政交通青年团青 发布日期:2025-01-21
成都在过去一年里,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推动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新学校和医院的建设,成都在多个领域全方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成都市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真正打造出了一个温馨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2024年,成都市大力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实施了65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892.1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比如,锦江区福顺里片区改造后,居民住得更加舒适,而金牛区金周路综合体、成华区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等227个项目的推进,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成都在老旧院落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630个老旧院落焕然一新,4.6万户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提升。此外,新增电梯1083台,建成安置房4.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为老服务综合体、托位、和养老机构等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市三医院的改扩建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新增了多家幼儿园和中小学,逐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市一直在升级,开通了轨道交通8号线号线一期,
龙泉驿区的老旧小区经过全面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老宿舍和滨河北路11号院通过升级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造不仅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还展示了龙泉驿区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龙泉驿区近来在老旧小区改造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以龙泉驿区中医院老宿舍为例,曾经的老旧小区通过一系列改造措施,变得焕然一新。小区内的花园种满了蓝花楹、杜鹃花等植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居民们对新环境赞不绝口,都表示住在这里更加舒适宜人。另一处滨河北路11号院也在改造计划中,针对老人居多的特点,设计时特别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和休闲空间,如今的新面貌深受居民喜爱。 龙泉驿区的改造项目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另外的地方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通过细致的前期调研和居民意见的采纳,龙泉驿区的改造项目精准解决了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细节的改造方式,值得推广和学习。对于居民来说,住在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感。对城市而言,这样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成都高新区的老旧小区正在经历一次大变身,芳华街等地区通过综合改造提升了社区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社区不仅在硬件上进行了现代化升级,还通过居民自治和党建引领实现了长效管理。这样的改变不仅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还让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极大的提升。 在成都高新区,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芳华街等多个小区通过全面的环境提升工程,成功实现了“面子”和“里子”的双重焕新。平坦的道路、现代化的停车位,以及美观的公共设施,彻底改变了过去破旧的面貌。此次改造涉及的6个小区共有21栋住宅,居住着1127户居民,面积约8.77万平方米。经过改造,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绿化差等问题,还提升了整体生活品质。 整个改造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很看重居民的参与感和意见表达。改造前,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坝坝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并将这些反馈融入到实际的实施工程的方案中。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成都高新区还积极推动居民自治,成立了由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自治组织,确保小区的长效管理。 成都高新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环境的改头换面,更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这次改造,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邻里之间的关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近期认真学习并贯彻全省住建工作会议的精神,制定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在于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乡融合。此外,还计划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并推动智能建造和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各市住建部门也积极做出响应,全力提高城市品质和营商环境。 四川省近期召开了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几年内的重点任务。成都、德阳、内江、宜宾等城市的住建部门积极做出响应,展开了一系列落实措施。成都市计划通过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并推行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德阳市则强调要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智能建造和绿色建材来实现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内江市则聚焦城市服务提升和环境改善,并积极地推进数字化城市治理。 本次会议是四川省住建系统的一次全面动员,各城市的积极响应体现了推动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建设的决心。近年来,城市更新和智能建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来实现平衡发展,是各地住建部门需要应对的挑战。成都等城市的做法表明,地方政府不仅关注短期市场调整,更重视长远发展规划,确保城市建设与民生
网友关注:四川路桥集团城建公司中标两个项目。路桥集团城建公司近日在四川省收获颇丰,成功中标两项重要建设项目,分别是绵阳市科技城新区的“双创”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总中标金额高达5.15亿元,以及成都市高新区的金融城文化中心装饰工程,金额为0.25亿元。总计中标金额达到5.39亿元,展示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强大实力和竞争力。 路桥集团城建公司在近期的项目竞标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反映了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卓越实力和丰富经验。绵阳市科技城新区的“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和成都市金融城文化中心装饰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地区性的重要发展项目,这不仅是公司业务拓展的体现,也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助力。大型公建项目的中标金额显现了路桥集团在设计施工领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日益增加,建筑公司要一直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路桥集团的成功中标不仅为公司赢得了业务,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未来,随着更多基础设施项目的展开,路桥集团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形态趋势,可以让我们期待。
成都星汇广场曾因资金不足停工多年,成为当地关注的焦点。如今,在区法院和多家政府部门的努力下,项目走出困境,顺利完成交房。这不仅是成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其他烂尾项目的借鉴案例。星汇广场的复工,为业主带来了希望,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都的星汇广场曾是锦江区的一个重要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多年,让无数业主焦虑不安。该项目位于盐市口商圈,占地约32亩,规划面积31万平方米,过去曾引起社会名流的广泛关注。然而,从2018年起,项目因债务关系复杂和资金管理不善而陷入停滞状态。 今年,随着成都中强实业的破产重整,星汇广场终于迎来了转机。锦江法院带领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机构组成的重整清算组,通过科学研讨和预重整方式,细致梳理债务情况,推动了项目的复工续建。4月,“星汇广场”被纳入锦江区试点,探索出一条以法治化解问题楼盘的有效路径,得到了各方的广泛认可。 星汇广场的重生,是成都房地产市场的一大亮点。在过去的几年里,项目曾因复杂的债务问题和而苦苦挣扎。然而,通过政府的积极介入和多方合作,项目终于得以复工,并顺利完成了433户的首批交房,剩余261户也在积极地推进中。这一成功案
成都高新区的锦安居·陆肖店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全新的保障性租赁房项目,不仅位置优越,周边设施完善,而且专为“蓉漂”群体提供多样化户型选择。租金合理,申请简便,精装修的房源和智慧公寓体系将为住户带来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 成都高新区的锦安居·陆肖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即将在2025年推出。这次上线的新房源位于高新区中和街道的陆肖社区,交通非常便利,紧邻6号线陆肖站,周边生活配套齐全,包括商业中心、社区医院及公园等设施,很适合日常生活需求。对于在城南区域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一个项目的交通便利性可以大幅度提升通勤效率。 针对“蓉漂”群体,此项目计划推出294间房源,提供多种户型选择,面积在38㎡到60㎡之间,并且采用全绿色环保材料,精装修配备完善家电,旨在为租户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房间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现代年轻人的需求,不仅布局合理,还具备智能家居系统,确保居住安全与便利。租金水平也很存在竞争力,介于1750到2600元之间,令高品质生活与合理价格并存。 成都高新区的锦安居·陆肖店无疑是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项目。随着城市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住房慢慢的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尤其是对于“蓉漂”群体,
星汇广场住宅项目迎来重要时刻,近700户业主终于迎接新房交付。经过多年的等待和不懈努力,项目从困境中重生。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解决债务复杂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业主们在充满喜悦的氛围中完成交房,期待已久的安居梦想终于实现。项目也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星汇广场住宅项目终于在业主的期待中迎来了交付时刻。近700户业主在经历多年波折后,终于圆梦新居。项目位于盐市口商圈,曾因资金链断裂一度停工,直至锦江法院受理破产重整后,才迎来重生契机。各方的共同努力,确保了项目在质量、进度和安全上的高标准。 在交付现场,业主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满足,工作人员也忙碌而有序地处理相关事宜。通过严密的身份核对和资料审核,确保每一位业主都能顺利完成交付流程。项目方表示,将继续推进后续未交付的房屋,确保每位业主安心入住。 星汇广场的成功交付,不仅是业主们的梦想实现,也展示了政府、法院和企业在解决房产困境中的强大合力。从停工烂尾到重生交付,项目经历的不仅是一场建筑的完工,更是一种信任和信心的重建。面对、债务复杂以及市场变化等多重挑战,项目团队和管理方勇敢面对,通过破产重整、法律保障、沟通协作等多种方
成都下涧槽社区通过与誉美医院合作,采用“潮汐式停车”模式,让小区与医院共享停车位,巧妙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停车难题。这一模式不仅满足了居民和就诊人群的停车需求,也为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修整空地增加车位,社区逐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受到广泛好评。 在成都的下涧槽社区,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题终于找到了处理方法。这个老旧小区通过与誉美医院合作,采用“潮汐式停车”模式,实现了车位共享。白天,小区将部分车位“借”给医院使用;晚上,医院则将车位开放给小区居民。这种灵活的停车策略让双方的停车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缓解。 下涧槽社区始建于1951年,是一个典型的老国有企业生活区。跟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内登记车辆数量已达1500辆,但可用车位仅有1200个,停车资源十分紧张。而社区附近的医院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尤其是在就诊高峰期,车位供不应求。为此,社区党委与医院方积极沟通,最终达成了车位共享的“潮汐式停车”方案,完美解决了问题。 “潮汐式停车”模式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下涧槽社区和誉美医院的停车难题,也为老旧小区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资源提供了一个范例。这一创新举措充足表现了社区与医院之间的通力合
乐山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马儿山公交换乘站一期路面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施工队伍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设施安装。该站占地约8亩,配备充电桩和各类配套设施,预计2月底完工,3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同时,苏稽新区和高新区的临时公交首末站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新建的公交场站将大大改善区域内的交通微循环,鼓励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为缓解主城区交通堵塞做出贡献。 乐山的公交场站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无疑是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通过马儿山公交换乘站的建设,乐山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新公交场站不仅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换乘站的建设不仅仅是交通设施的升级,更是对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这类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交通的压力将得到一定效果分散,同时也为乐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考虑到环保和效率的前提下,这些设施将鼓励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以此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长远来看,这些项目不仅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将促使乐山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快。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出行方式必将得到慢慢的变多人的支持,乐山的公交建设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